全球智汇光明|助力光明科学城生命科学产业发展
据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第三脑研究院院长陈世卿,深圳市光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张宗平,深圳市光明区科技创新局局领导,深圳市贸促会、深圳国际商会秘书长黄瑛,西湖大学讲席教授、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裴端卿,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华大集团传染病首席科学家陈唯军,江苏安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闫小君,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蔡宏民,蔡宏民,博士,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机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日本京都大学客座教授。2016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机器智能创新团队”成员,广东省重点实验室成员,2014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京都大学客座教授。全国自动化协会(CAAI)生物信息学与人工生命专业委员会委员、常委委员,计算机协会(CCF)生物信息学专委会委员、常委委员。1997年09-2003年07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得本科、硕士学位。2007年11月香港大学数学系取得博士学位。2012年9月至今在华南理工大学任教,2016年9月破格晋升博士生导师,同年破格晋升教授。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学者,京都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和清华大学生物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级访问学者。研究兴趣包括医学图像分析与理解、多源生物数据信息分析和人工智能理论及其应用。在这三个领域的顶级期刊上累计发表论文70多篇,包括医学图像领域的Neuroimage、IEEE Trans Image Processing、IEEE Trans. Medical Image, Medical Image Analysis, 生物信息领域的Bioinformatics、Brief in Bioinformatics, 和人工智能领域的IEEE Transaction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Machine Learning, IEEE Transaction on Cybernetics。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唐旭东,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认知和疾病研究所研究员、教授、深圳市药物成瘾重点实验室主任朱英杰,广州奥咨达医疗器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峰,碧生源集团首席战略官、首席投资官覃璞,创投决创始人邱道勇,深圳力合生物科创有限公司总经理曾令西等行业领袖大咖莅临现场,共同探讨全球生物科技新动向,探索生物医药行业未来产业发展新趋势,为光明区提升国际影响力,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出谋划策。
光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张宗平 致辞
会上,光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张宗平先生,华南医谷董事长魏军添先生,力合科创集团协同创新部副总经理李俊杰先生分别致辞,陈世卿院士,闫小君教授分别进行了贺词。Founders Space创始人“硅谷创投教父”史蒂夫·霍夫曼,德国医谷基金管理合伙人丹·科佩卡姆,由于疫情关系无法来到现场,但对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初创企业持续关注,也非常关心本次论坛的举行,通过视频连线的形式进行了致辞。蔡宏民任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s: Computational Life Sciences 副主编;Current Chinese Science 编委;Frontiers in Genetics 客座编委。国际、国内会议程序委员:ISB 2020/2019/2018/2017/2016/2015/2014,ISBRA 2020/2019/2018/2017/2016, ICIC 2020/2019/2018/2017/2016, BESC 2018, CBC 2018/2017/2016, CIBB2015, GIW 2020/2017/2018/2019国际会议程序委员;国际会议主席:DANTH 2014/2013,ICDKE 2012,ICBBB2020 等;国际会议共同主席:ICBBB 2020, DANTH 2014/2013, ICDKE 2012;国内会议组织主席:CBC 2019;全国自动化协会(CAAI)生物信息学与人工生命专业委员会委员、常委;全国计算机协会(CCF)生物信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会委员、常委;广东省转化医学眼科分会副主委;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数字智能化分会副主任委员。
张宗平副区长在致辞中提到,“光明区于2018年9月19日正式挂牌成立,是深圳最年轻的行政区,被市委、市政府赋予了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全新定位和光荣使命。2019年8月,国家印发《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明确提及要以深圳作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光明作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张宗平副区长还提到,“光明区将狠抓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多措并举大力拓展发展空间,聚力推动国际科技合作。通过主动加大产业政策扶持力度,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完善产业上下游配套为进一步推动生物与生命健康产业集聚发展” 。在随后的环节中,大家还集体观看了光明科学城的宣传片。
前沿交叉学科布局|创新技术碰撞行业发展新趋势
上午的论坛,一共是7个主题演讲,内容涵盖干细胞产业发展分析、精准医疗、中医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人工智能在医疗行业的应用、医疗器械的发展机遇和港股上市公司对疫情后势的健康产投关注点解析等热点内容。主题演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裴端卿老师为大家展示了干细胞命运的调控机制,即如何通过创新技术使成体细胞逆转为具备多重潜能的诱导干细胞,这为人类的健康保障提供了无限可能;陈唯军总经理讲解了基因科技造福人类健康的例子,通过基因组检测所获得的信息可以筛查肿瘤,发现新发传染病,并能够基于基因组的信息制定有效防御手段;
华南理工大学蔡宏民教授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大数据诊疗中的使用,通过人工智能的技术手段以提高诊断效率,可借由人工智能数据分析提前标注医学意义重大的关键部位,再由医务人员进行调整,随后便完成了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的工作;2014年度蔡宏民获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2014年9月 华南理工大学校级重点培养人才;2016年9月 破格晋升博士生导师;2017年1月 破格晋升教授;2016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核心成员;2016广东省计算智能与网络空间信息重点实验室核心成员;2015年度广东省计算机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参与);2015-2016年度本科教学优秀二等奖;2016-2017年度青年教师本科教学三等奖;2016“风云际会”云计算大会精锐奖;2016届华南理工大学优秀硕士指导教师;2015届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优秀硕士指导教师。
唐旭东主任还演示了基于中药材多维解析方法的质量大数据构建,比如在东南亚等地区在药材本草方面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品类十分丰富,通过借助人工智能的手段可对中医药材品类进行系统梳理,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传统中医药研究及质量大数据库构建过程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中科院先进院朱英杰研究员为出席论坛的人员介绍了其研究组通过自给药的经典动物模型结合最前沿的神经科学方法,进一步研究丘脑室旁核环路在觅药行为的习得、提取、保持及复吸等多个环节的作用,来分析学习记忆和药物成瘾的神经环路机制,尤其是针对丘脑环路的功能解析。
奥咨达张峰董事长则带来了主题为疫情下的医疗器械产业分享,这次新冠疫情给医疗器械的分子诊断行业做了很好的科普,特别是对呼吸道感染领域在内的众多感染领域,都将会成为有潜力的临床应用。
碧生源集团首席战略官、首席投资官覃璞则从投资的角度,分析了疫情之后,健康产业的产投关注点。随着宏观经济增长的放缓,新冠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基金的投资风格更加谨慎,独家代理的时代已过。未来国外的技术进入中国,需要提前找到合适的事业合作伙伴,战略投资人。
圆桌论坛论道问势|疫情后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趋势
圆桌论坛环节,主题是《疫情后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趋势》,由创投决的创始人邱道勇担任主持嘉宾, 5名圆桌论坛的嘉宾分别是:深圳市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协会创会会长何询,深圳市东方富海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合伙人陈华伟,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技术创新部副部长吉臻宇,中信银行深圳分行公司银行部副总经理莫雨波,深圳力合生物科创有限公司总经理曾令西先生。
据介绍,在论坛上,嘉宾从行业发展角度,视疫情为分水岭,深度分析生物医药产业疫情前和疫情后的现状和趋势。在这种趋势之下,生物医药项目,周期长,价格相对较高,投资机构在这个赛道的布局和投资逻辑。从创新发展方向,目前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在全球的状况,乃至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亟需哪些创新突破。银行、基金、科技创业服务机构又该如何赋能行业企业,如果做到相关创新技术的“走出去”和“引进来”。蔡宏民长期从事医学影像分析与理解、组学大数据分析、多源数据整合、人工智能理论与实证研究,取得一系列成果和突破,在以上几个领域的顶级期刊或会议发表SCI/EI论文累计70多篇,JCR 1区论文40多篇,ESI高引用论文1篇。相关成果在神经发育、肿瘤影像分析、肿瘤组学数据被国际上知名学者引用,获得正面评价。在多源数据的整合和受限于维度灾难的挑战性问题取得重要理论突破。申建立近万例乳腺钼靶图像数据库;开放钼靶诊断系统公众测试;建立鼻咽癌图像、基因和临床大数据的在线诊断系统。建立了基因组学到医学影像全链条分析的若干关键理论和应用算法,覆盖肿瘤早期发现-智能诊断-疗效评价的完整生命周期。蔡宏民为我国战略规划的精准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前沿研究累积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方案。
最后,论坛在圆桌论坛嘉宾的精彩总结之下,在参会人员热烈的掌声之中于光明科学城展厅完满结束。
据悉,本次论坛的举办地光明科学城展厅位于深圳市光明区东部。光明科学城对标最高标准、最高水平,超常规布局多类型、多层次、相互协作支撑的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将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重要节点的区位优势,争创世界级大型开放创新网络枢纽、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战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中承载区、原始创新和未来产业策源地、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前沿阵地,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竞争,为我国进入创新国家前列提供强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