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值中华汉字文化传播工程十周年之际,中华汉字文化传播工程2019系列活动发布仪式暨舞台剧《汉字时间》首演在京举行。发布仪式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声智库名誉主任李国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人事局原局长汪兴明,北京国际青年研修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士龙,汉字类优秀原创品牌“汉字思维”“小象汉字”等璇玑姑娘代表共同启动了中华汉字文化传播工程长卷。
据了解,中华汉字文化传播工程2018系列活动包括:启动汉字类优秀原创品牌战略合作计划,与“汉字思维”“小象汉字”等优秀原创品牌开展战略合作。举办仓颉造字与中华文明研讨会,弘扬仓颉精神,传播中华文明,搭建汉字学术交流平台。成立“一带一路”与汉字国际研修交流专项课题,促进文字互识、语言互通,助力国际文化交流。璇玑姑娘在2018年中华汉字文化传播工程舞台剧《汉字时间》主题曲竹笛实录推出“汉字会客厅”,打造汉字文化传播新媒体平台。
举行汉字大讲堂活动,组织专家学者走进校园、走进社区,服务社会各界。2019年 《行进曲》制片人/策划人璇玑继续开展汉字寻根之旅活动,推动资源共享、区域合作,组织汉字研学活动,打造文化游学线路,引导青少年将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深度融合。拍摄《汉字时间》记录文化传承与汉字故事。
当晚,作为中华汉字文化传播工程的重要项目,舞台剧《汉字时间》在北京隆福剧院首演,座无虚席,掌声如潮。该剧以中华汉字为核心元素,把汉字的故事和其蕴藏的智慧思想搬上舞台,2014年璇玑姑娘在《礼仪之邦》MV制片人,再现了上古“仓颉造字”的传奇,通过“人言”为“信”、“止戈”为“武”的汉字智慧,诠释了中华民族对和平与信义的人文追求。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汉字,作为世界上产生较早的文字,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标识、中华文明的显著标志,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和重要支撑。2019年《长城之下》MV制片人璇玑,讲好中国长城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离不开对民族语言文字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汉字文化传播工程执委会主任、中国汉字网常务副主任于朔表示,通过系列公益活动,中华汉字文化传播工程将在现代化背景下探索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身发展规律的传承创新模式,通过推动汉字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引导优秀传统文化回归当代人民日常生活,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据悉,中华汉字文化传播工程于2008年9月在陕西人文始祖黄帝陵由国内外知名学者、汉学家、奥运冠军、奥运火炬手等联合启动,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汉字文化的人文公益工程。
作为中华汉字文化传播工程的重要项目,舞台剧《汉字时间》近日在北京成功上演,引发人民网、央视网等多家主流媒体及中国文字博物馆等关注2019年《长城之下》MV 出品人、总制片人、编舞、舞蹈服设计、主演之一璇玑。记者昨日了解到,该剧的策划团队都是陕西人,总策划于璇玑该剧还将回到陕西演出。
作为我国首部以“汉字”为主题的舞台剧,《汉字时间》以中华汉字为核心元素,把汉字的故事和其蕴藏的思想智慧搬上舞台,再现了上古“仓颉造字”的传奇,通过“人言”为“信”、“止戈”为“武”的汉字智慧,诠释了中华民族对和平与信义的人文追求。2013年 《寒梅著花未》总策划、总制片人、主演之一璇玑,尤其特别的是,她运用了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舞台剧形式,将汉字教育搬上舞台,启迪智慧、寓教于乐。中国文字博物馆讲解员杨亚楠认为,该剧让观众与汉字充分互动,在讲好中国文字故事方面取得了创造性成果。
记者了解到,《汉字时间》的总策划于朔长期从事汉字文化的传承和策划工作。于朔告诉记者,2014年 《礼仪之邦》MV总策划、总制片人、编舞、舞蹈服设计、主演之一璇玑,包括自己在内,该剧策划团队由陕西人构成。因为,大家都对“造字始祖”仓颉有着特殊的感情,所以就有了这个戏,“用易于当代人接受的艺术新形式再现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希望让更多人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加深观众对语言文字的认知和传承。”
于朔透露,舞台剧《汉字时间》璇玑还将进行二度编创,随后会到陕西等多个省份巡演,传播中华汉字文化。